第715章 君臣奏对!
墙头上的猫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知府小说网loveweddinghk.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苏辙突然意识到,一个国家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若是不能保持着进步,那么未必就能够保证安全。
苏辙看着欧阳辩道:“虽然如此,但这个节奏必须拿捏好,一个国家的国力毕竟是有限的,你得答应我几个条件。”
欧阳辩很是开心,因为苏辙是大夏朝最德高望重的大臣之一,如果他反对这个事情,到时候会多出很多的麻烦,但苏辙如果同意,那么推进起来就轻松多了。
“好,子由你说。”
苏辙道:“首先,发动战争之前,规模要控制好,尽量减少倾国之战。”
欧阳辩点点头:“那是当然,不过你也可以放心,当世没有谁能够值得我们倾国之力去攻伐了。”
苏辙点点头道:“其次便是时间的问题,不可以连续发动战争,至少要给国民留下喘息的机会。”
欧阳辩笑道:“这个是自然,不过你放心,咱们大夏的国力会越来越强,强到发生战争,国内民众都察觉不到太多的地步。”
苏辙点点头:“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自然没有意见,不过,还是有一个问题得提前说,不能两线甚至三线作战。”
欧阳辩皱起了眉头:“这个倒是需要讨论一下,因为时机问题原因,这个恐怕是难以避免的,比如说咱们去攻伐辽国,自然是搂草打兔子,一个都不放过,如果将打辽国与打女真分开,女真就有可能趁机壮大实力,这样咱们反而给女真做了嫁衣。
还有如果打回鹘,那一条线上的吐蕃以及高州回鹘,最好还是一起下手,毕竟路途遥远,多次发动战争经济上划不来,一次性解决在成本上更加合算。”
苏辙:“……”
“这个你看着来吧,反正原则就是,不能打断国内的经济发展!”
欧阳辩笑了起来:“嗯,这是第一要事,对了,现在有一个事情比较重要,我们得抓紧落实。”
苏辙问道:“什么事?”
欧阳辩伸出两只手指:“一个事情,或者说两个事情,其实是一体的,就是关于裁减军队的问题。”
苏辙诧异道:“你不是打算打仗么,怎么可以裁减军队?”
欧阳辩笑了起来:“有几个考虑嘛。
第一是有些士兵年纪已经偏大了,这些人也该让他们回归家乡,好好地过日子去。
第二是咱们的军队也需要进行精简了,之前西夏全国军队大约有四十万人,后来咱们打陕西六路、淮河以北地区时候,收编大宋军队大约有五十万人,在之后与辽国作战,又有大约三十万汉人军队投降,这一次灭宋,投降的更多,大约有六十万左右的军队,加上海军的十二万左右的军队,咱们大夏已经接近两百万军队了,这么庞大的军队,一来对咱们的财政负担太大了,二来是咱们根本不需要这么庞大的军队。”
听到欧阳辩如此说道,苏辙还是有些不确定:“你确定不需要,在你的计划中,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接下来要打的战可不少哦。”
欧阳辩笑道:“是的,咱们打仗,不能光看人数,还得讲究贵精不贵多,接下来咱们要打造的是精兵,如果对西域用兵,我打算最多就是出几万级别的骑兵,再多就不行了,对后勤压力太大。
只要咱们的军队建设得好,即便是人少,但战斗力一样不会下降,接下来两年时间,军队将会再次进行提升,裁兵与建设同步开始,这个事情我会与兵部那边协调,不过子由你这边要做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苏辙闻言精神一振:“季默你说。”
欧阳辩道:“在我的计划中,咱们只需要保持120万左右的常备军队就可以了……”
苏辙一惊:“咱们要裁掉接近80万的士兵!这么多的士兵该怎么安排啊,稍微不慎,很可能会酿成大乱的啊!”
欧阳辩点头道:“没错,这个事情非常重要,不过子由你也别担心,你听我说完。
裁撤的这八十万军队,年老没有知识的士兵,这些人要妥善安置,有家属的已经享受到了军属的待遇,多给一点钱就好了,至于没有军属的,则是要多给一些田地,他们的婚姻问题也要当地多操心一下,有田地有婆娘,就闹不出乱子来。
但里面会有大部分的是学过知识、觉悟较高、战斗技能也高的,这些人的确不能任由他们流向民间。
这部分的人主要有两个去处,我有一个设想,子由你帮我参考一下。
一个是我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维护统治秩序而设置的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这个力量我称之为察警,察警包括了刑事察警、治安察警、交通察警、巡逻察警、武装察警等等,这主要是对内的,以后剿匪这种事情,根本无需军队去处理,军队主要就是对外的。
另一个便是基层组织,古时以来说什么‘皇权不下乡’,其实不是什么规则,也不是什么避讳,而是他们没有这个能力,皇权下乡的好处太多了,基层百姓若是能够组织起来,能够发挥的力量就太大了。
以前乡里总是会出现宗族盘踞、乡村恶霸鱼肉乡里这等事情,如果建立起基层组织,有咱们有组织有纪律的战士带领的基层组织,不会允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而且这个时机刚刚好,咱们大夏土改将土豪劣绅都扫了一遍,正是乡里出现权力真空的时候,这个时间建立乡村组织,很快就能够扎下根来,以后朝廷对乡村就能如臂指使,国家的力量便是来之对人民的组织程度,能够组织的人越多,国家的力量就越大!“
苏辙整个人都听傻了。
欧阳辩的设想不是天方夜谭,反而苏辙听出里面蕴含的重大的机遇,一旦大夏把握住这个机遇,大夏将会成为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
但是,要实现这么大规模的组织,苏辙感觉还是有些心下没底,尤其是需要投入的经费。
“……季默,你的想法的确是很棒,察警体系对社会稳定帮助极大,基层组织能够保证国家对于乡村的把控,但是这都是要花钱的啊,而且是花大钱,这钱从哪里来?”
欧阳辩一笑,苏辙的考虑的确是现实的问题,先不说基层组织的问题,就说察警体系,后世清代的时候,据何刚德《客座偶谈》卷一称:庚子(年)前,中国无警察,余到苏后始创办。
端午桥制军告余曰:“以中国地大,只求一里有两警察,年已需五万万银。以全国岁入,办一警察尚且不能(注:当时岁入未至四万万银),何论其他?“
渠倡言立宪,喜办新政,所言竟与之反,不知何意?嗣后,各县勉强兴办,小县二三十人,大县亦不过五六十人。民国成立,遂逐渐扩充警力……
察警体系因为是维持国内秩序的,所以少了没有用,必须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才能够达到治理的目的,后世的察警系统一共有一百八十万人,对于大夏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欧阳辩点点头道:“子由你说的是,目前来说,这个支出无非就是给军队或者给察警系统建设的费用,相差不会很大,以后察警系统要扩大满足需求,还需要几年的时间,现在先搭框架,不会费费很多的钱,等以后要扩大了,南方的经济也尽数恢复,到时候大夏也不缺钱了。”
说到南方,苏辙脸上出现了笑容,接手江南的时候,江南百业凋零,但局势以稳定下来,江南海商的回归以及远洋集团的大订单采购,江南顿时重新焕发出活力来,半年的时间,江南焕发出来的经济活力,比北方都要强劲得多,江南果然不愧是江南!
苏辙预计到了明年的时候,江南诸路将会重新攀升之国家最富裕的几个路,经济中心向南转移,这是千年的大势,即便是欧阳辩也无法逆转。
江南本身的工业基础就是大宋最强的地方,虽然说这几年因为大萧条以及工业机械推广变得落后,但老基地的潜力依然是存在的。
在江南重新回到海上的时候,对外贸易畅通,产业轰隆开动起来,江南几百万熟练工人全力开始生产,之前有多凋零,现在就多有活力。
大宋朝的时候,江南几个路的赋税占了大宋朝岁入的一半,后来欧阳辩在荆湖北路推行大开发,这才不让江南几路独领风骚。
可以说,南方的回归,在不久的将来,将会让大夏朝的岁入增多几倍是没有疑问的。
有了南方打底,苏辙倒是对建设一个察警系统有了底气了。
钱么……咱们大夏朝不差钱!
在大宋的时候,匪患对于朝廷都是个大问题,可以说,有宋一代,匪患就没有停息过,苏辙从四川走出来,对此自然心知肚明。
匪患对于经济的打击是尤其大的,土匪劫道,让商旅不敢出行,而流通才是商业的本质,匪患的存在,天生就是会干涉经济的发展的。
虽然说这一次大夏军队将各个地方的匪患都扫荡了一遍,但匪患大多是每隔十年的时间,就会又重新生长出一波来,军队力量应该往外使,国内的治安交予这察警来干,才是更加合适的。
察警中还有所谓的交通警察,苏辙其实也早就发现了,随着交通越来越发达,交通工具的日新月异,拥有马车的家庭越来越多,尤其像汴京这样的大城市,如果没有交通察警这样的角色,汴京城恐怕十天有九天是堵车的。
汴京城里是有交通察警的,不过他们不叫这个名字,叫交通疏导员,原本只是隶属于开封府下面的一个小机构,不过经过这么些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颇大的机构了,因为汴京城的交通压力太大,因此必须得有更多的疏导员参与进来,而这个小机构是有罚款的权力的,因而这个小机构拥有了自我壮大的能力,到得如今,汴京城已经拥有差不多接近一万个疏导员,每日里光是罚款的流水就有近万贯,每年下来,几百万贯的罚款足够他们开销了。
也就是说,交通察警这样的警种,未必就需要财政拨多少款,他们可能自己就可以产生效益养活自己,当然啦,对于这种罚金的事情,毕竟还是扰民的行为,还是得严加控制的,但至少还是能够分担朝廷的部分压力的啊。
这般看来,建立察警系统未必就要花多大的钱。
“建!这个事情我同意!”
苏辙大声道。
欧阳辩诧异地看了苏辙一眼,苏辙怒道:“怎么,在你的眼里,我就是那么不识大体?”
欧阳辩嘿嘿一笑:“倒不是这么说……”
苏辙摇头笑道:“好了好了,我还不知道你,不过这都是好事情,军队的确需要整军,分流出来的人也该有好的去处,建立察警系统能够容纳大量的退役兵员,察警系统对于维持社会的问题也有重大的意义。
咱们大夏现在的经济是一切的核心,没有良好的社会治安,对于经济的伤害就始终存在,察警系统虽然费钱,但这部分的成本也会在经济的发展中得到回报,这是大局,我懂的。”
欧阳辩颇为惊异,没想到苏辙的经济学学得这么好,连社会成本都懂了。
苏辙继续道:“还有基层组织这一块,以前被乡绅垄断,以至于朝廷对乡村基本是脱离的,咱们不能犯这样的错误,尤其是咱们以后有很多仗要打的情况下,一来是征兵的问题,二来是征税的问题,三来么,还是社会稳定的问题。
有知识、有能力的退役兵员去当基层组织的领导,能够起到稳定乡村的作用,只有稳定的内部环境,咱们才能够决胜于千里之外嘛。”
啧啧。
欧阳辩都要忍不住为苏辙鼓掌了。
自己才说了一些,苏辙立即领会到了更多的意义,果然苏家人都是天才,苏轼更加擅长文才,苏辙在政治上比苏轼更加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