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知府小说网loveweddinghk.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五八五章师生缘分
贺先生也是一个饱学秀才,到孙家族学教书,已经二十余年了,孙家能够步入书香门第之列,他可是功不可没!
在他来之前,是孙家的一个老童生在主持族学,不知道是年老的缘故还是别的原因,孙家族学,只有资质最好的现任族长孙乐山一个人考上了童生。
孙乐山接任族长以后,以养老为名,把那个老童生放回家颐养天年,并力主在外面招聘秀才来主持族学,贺坦就是在那个时候来到孙家的。
孙家那一个唯一的秀才孙玉敏,就是他的得意弟子,还有那十几个童生,也全部出自他的门下!
虽然孙乐庆把孙思貌和学童文比的事情,说的相当清楚,但贺坦还是有些将信将疑!
他看了自己那几个得意门生一眼,他们依然是目光躲闪不定!
他知道,这事十有八九这事是真的,也许因为来的是孙家子弟的缘故,并不是外人来砸场子,贺坦并没有生气。
贺坦饶有兴趣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小男孩,这孩子虽然只有只有八九岁的样子,但一点也不怯场,与他目光相对,毫不退缩!
仔细体会,小男孩清澈的目光,似乎能够看透自己的心思,他内心有一个奇怪的感觉,觉得自己与这个小孩非常投缘!
贺坦心里对孙思貌更加喜爱了,决定先试探一下孙乐庆的态度,于是他开口对孙乐庆说道:
“兄台也是孙家的子弟吧?既然已经把孩子都带来了,虽然现在还不是招收学生的时候,但只要令郎能够经过我的考试,收入族学读书,也是可以的!”
孙乐庆一听这话,心里顿时没有了主意,他这次带孙思貌出来显摆一番,也有想让族长把儿子收入族学的想法。
但族长孙乐山虽然对自己的儿子也是赞赏有加,但并没有留给自己开口说这事的机会。
现在贺先生这么说,他也不想断然拒绝,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为好,就是这么一愣神的功夫,儿子孙思貌已经随贺先生进入了他的书房!
贺坦看着孙乐庆犹豫不决的样子,当然知道他不是带小孩来进入族学的!
好在他也没想着让孙乐庆立即回答,就转头对孙思貌说道:
“小神童,敢不敢让先生考试你一下?如果不怕考就随我进书房吧!”说完,就牵着孙思貌的手走进了书房。
孙思貌在孙家村,尽管已经拜夏凯为师,但并没有师兄弟一起读书,还是他一个人苦读。
今天到族学,可以说是他平生第一次和这些学童们交流,大家都拿出了看家本领,让孙思貌受益匪浅,学业上的进步不小!
更重要的是,他有了一展身手的机会,让他胸中畅快异常!
孙思貌毕竟是小孩子心性,受不得激将之法,一见先生说要考自己,不由得跃跃欲试!
他回头看了父亲一眼,见他并没有反对的意思,就随着贺先生,快步进如了书房。
孙乐庆虽然也期待自己儿子能通过先生的考试,但现在对进入族学之事,却不敢擅自做主!
因为孙思貌毕竟是夏凯的弟子,是自己亲自领着去拜师的,这样不声不响地改投到贺先生的门下,肯定是不妥当的。
但他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在外面等候贺先生的考试结果。
至于进入族学读书,他自己肯定是不敢做主的,就算儿子不是夏先生的学生,那也要回去得到姜氏的认可才可以!
夏先生他就更不敢得罪了,他不但是儿子的恩师,还是族长非常重视的人。
就是今天在族长家,他还多次嘱咐自己,一定要照顾好夏先生,不能把人家给得罪了!
如果自己就这样让儿子转投他人门下,显然是对夏先生的不信任,他不生气是不可能的事!
贺先生带着孙思貌进去考试,刚开始问了一些简单的题,发现他对答如流。他又加大了难度,但还是没有难住他!
贺坦已经知道,孙思貌不但基础打得极为扎实,而且才思敏捷,是一个老师梦寐以求的、资质上佳的弟子,也没有必要刻意去为难一个小孩子!
贺先生的心思已经不在考试上了,他心中火热,迫切想要收下这个美质良才的弟子!
贺坦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觉得孙思貌一定能够中举,甚至还能够考中进士!
……
贺坦当年连续三次不能中举,非常失意!因为家境贫寒,难以支持他继续读书科考,没有中举是他一辈子的遗憾!
作为一个有功名的秀才,可供他选择的高收入职业不少,而但却选择了教授弟子,就是想在有生之年,至少教出一个举人弟子,为自己扬眉吐气!
他在孙家宗堂教书二十余年,教过的弟子差不多有上千名,但能考上功名的,也就孙玉敏一个。
还有那十多个童生,虽然也在孙家派上了大用场,得到了孙家的认同!但总的来说,贺坦自己认为教书算不得成功。
但他也只能认命了,因为他现在已经年近花甲,而现在手上并没有出色的学生,他准备再教一、二年以后,就交给自己的弟子孙玉敏。
看来,他们师徒的命运相近,当年他也是三次都名落孙山,而他的弟子也已经三次落第了。
据说孙玉敏还是不死心,准备最考一次,就算还是考不上举人,至少在考试次数上,也算是青出于蓝了!
贺坦今年已经给族长提出了要辞职的意向,但因为一时没有合适的人接替,族长让他在坚持几年。
这次贺坦如果能够顺利把这个弟子收下,他无论如何也不会辞职了,至少也要熬到孙思貌考中秀才,身体允许的话,就一定要等到他中举!
只是不知道孙思貌的运气怎么样!在考秀才的时候,凭才学就可以做得到,因为毕竟录取的比率要高一些,十几个童生,就有一个能考中秀才的。
但到了考举人,数十个考生才能录取一个,至于想要考中进士,要在上百个举人中脱颖而出,这已经不是才学高低就能决定的了!